邓志恒1987年3月生,湖南郴州人。1999年缀学《初一学期》。2003年于广州军医院攻读心理和生理学,2005年取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后,选择了自己在家开诊所。2008年于广州军医院实习两个月后来到《中国女鞋基地—惠东》,从此踏上了命运转折的旅途。同年8月邓志恒跟一个老乡学习做鞋子,2009年因为人际关系圈广泛,被客户看中后介绍去一家鞋厂做了厂长。同年9月毅然辞去厂长一职,选择了在一家公司做业务放单员。《当我问及他为什么要放着厂长不做,却要去做个业务员时,他没有正面回答。他说: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:1在厂里除了老板谁?我说:肯定是厂长咯,他说:那也就是说我已经爬到了的职位了是吗?可我不甘心在别人脚下,老板也不可能让位给我做老板是吧,那我想往上爬就只有选择自己做老板咯。当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做业务员呢的时候,他的回答说服了我,说实话,我不得不佩服他。他说:想开鞋厂首先就得有客户,然后再就是钱的问题,我之所以选择做公司,我接触的圈子都是一些客户和老板,这样会更快的促使我自己也成为这类人,第二,业务是非常锻炼人的工作,我也想证明自己是不是真有那能力,如果没有,至少我现在不会盲目的就开厂,就冲这两点,我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》在入职45天后以月放单及收货量达18万双,创造了公司的历史,之后3个月里每月业绩都超过18万双,连续3个月个人业务量占公司总业务量近百分之六十,再次刷新了公司的记录。
2010年3月邓志恒觉得时机成熟了,他辞去了这份高薪收入的工作,选择了自己开鞋厂,在鞋业界打拼时他意识到了做贴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于10年8月打造了其自有品牌《依芬奴》。
善于交谈和颇具生意头脑的他,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在温州做生意的老乡—文叔《湖南商会驻温州办事处,商会会长》一见如故,在多次侃侃而谈后文叔发现邓志恒相比他的同龄人要成熟稳重很多,其为人处事的老练程度不亚于一般生意场上摸爬滚打数年的老将,经过多次侧面了解后发现邓志恒不仅有理想报复,其见解和目光也远大独到,甚是值得深交的年轻一代。在相识相知几个月后,文叔向邓志恒表明了自己的身份,诚恳的邀请他加入湖南商会,邓志恒深知这将会对自己在生意场上有着莫大的帮助,于2010年11月他正式加入湖南商会,任商会代表兼对外交涉员,成为了湖南商会最年轻的群体。注:《湖南商会入(浙商会)》入会条件:湖南人士,必须是自己起家,且年营业额在500万以上(税后),除此之外对成员的人品,素质,能力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。2014年8月商会由商业协会增加商业理事会,2014年9月8日经商会投票决定,邓志恒被竟选为理事会会长兼协商会商业代表 商会对外交涉专员,年仅27岁的他,成为了商会最年轻的重要骨干,身兼多个重要职位。 2012年对邓志恒来说这一年是难忘的,或者对整个鞋业界来说,这是考验的一年。2011年下半年,伴随着实体寒冬的来临,很多鞋类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,或转做毛利率更高的自有品牌,或缩减开支,扫起落叶好过冬。2012年对于刚踏入鞋业不久的菜鸟企业来说,邓志恒也没能逃过这一浩劫,勉强支撑到6月时,他知道如果单靠外贸的话,自己变得太被动了,无论在金钱和经验上,自己都没条件与同行相竞争,这时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从原有的外贸,直接转为内销,要知道在当时来说转型意味着百分之八时面临倒闭,因为:大家的意识中吉隆的鞋就是礼拜鞋(穿不到一个星期)做内销?那不是意味着自掘坟墓?第二,在此之前他没一个内销客户,这不是开玩笑吗?外贸客户都没单,没一个客户的情况下选择做内销? 面临这些质问,邓志恒并没有气馁,他笑道:吉隆鞋确实名声不好,但我认为鞋子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它的产地,而是在于生产厂家的品质观念,和工人的素质。我们之所以会这么糟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处在最被动的位置,在价格上面跟温岭比我们没一点优势,在质量上面,我们跟温州,广州没任何抗衡的余地,只有温岭嫌单小广州温州嫌价格低都不肯做的单才轮得到我们来做,即使这样,在这个小小的镇上我们还有数千家竞争对手,我不去奢望我有那么好的运气,这种单会跳过数千家工厂而落到我的头上。我觉得这种情况跟现在打算转内销一样,都属于没客户,但至少有一点,我转做内销的话至少我掌握了主动权,与其被动何不选择主动呢? 如果我能做到温州广州的质量,然后较温岭偏上的价格,那我是不是就有很大的市场?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,这个念头一闪现后邓志恒立马决定说做就做。2012年9月他带领着一直没离开过他的这帮兄弟来到了温州,凭借在商会的关系,他找到商会一家颇具实力的工厂,直接说明了来意:我是带着我这帮兄弟学习这边的做鞋技术,这两个月他们是你厂里的员工,任你工厂调遣,但两个月的时间,我一定要让他们学会!兄弟以后为什么人就看你的了。任何时候都有一股魄力,这也是文叔欣赏邓志恒的一点。 在 最亲信的这帮兄弟学习期间,邓志恒也并没有闲着,他开始奔波于各个工厂,看各个工厂不同的操作流程,有时在车间一呆就是以上午,一次酒席上他认识了做内销的客户,因为客户是海丰人,所以他就特别留了下心,当客户得知他也是鞋厂老板,专程从惠州那边过来学习制鞋技术的时候,与他一番的交谈后,客户两兄弟用异样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看似年轻的小伙。并答应他,待他真正开始做内销的时候,一定会给他条订单。这对邓志恒来说,无非是得到了莫大的支持,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这次酒席是他的朋友为了他特意安排的。 两个月后,邓志恒一回到厂里就接到了客户的订单,这一次他看到了希望,因为他知道打响了头炮意味着他吃到了口饼,因为品质有保障,慢慢的邓志恒的名声也大起来了,客户也帮忙介绍客户,在这淡季的时候他厂里却看不见一点淡的迹象。 随着2013年订单越来越多,同年8月依芬奴第二家旗舰工厂诞生了,这也是噩耗的开始,又是命运的再次转折。在新厂开业一个半月的时候被客户跑了26万多的货款,当他还没来得急从悲痛中走出来时,再一个更大的浩劫已经悄然向他逼近,就在他去广州谈业务的那天,一场大火将厂里的货化为灰烬,近80万的货款顷刻间化为乌有····当得知厂里出事后,他只淡淡的问了句:有没有伤到人?当朋友告知幸好没有人员伤亡时,他悬着的心放下了,只说了句:人没事就好,人没事就好。 当他回到厂里后,朋友建议他查清起火的原因时,他感慨道:厚德载物!或许我现在还承载不了所拥有的这一切,所以上天给我开了个玩笑吧,都已经过去了,我现在要做的是时间跟客户和供应商沟通,防止再有不必要的损失。这种理性心态确实不是常人具备的。 俗话说有失必有得,经过这次他看清了身边所有的人,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这次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,但也有着那么几个人始终坚信,他们跟着的这个兄弟会带着他们闯出一片天地的,这就是当初跟随着邓志恒去温州学习制鞋的这帮人,也是另邓志恒一生中最感到骄傲的兄弟。他们在新厂出事两个月的时间没一个人开口拿过一分钱工资,仍然拼命的干好自己的事。当然,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,在处理老厂的时候,邓志恒只留了百分之三十股,他把其它的股份都给了这帮兄弟,当他们打算回绝时,邓志恒只说了句:没有你们我根本就没有今天,更没有将来,我很清楚我能走到今天并不是我有多大的能力,而是我有一帮好兄弟,你们比谁都清楚,当初我们能逆转形势面临了多大的难题,所以我不希望看到辛苦得来的这一切就这样被我毁了,交给你们我放心。邓志恒在众兄弟面前再次展现了他的过人之处,这也是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他厂里辉煌成就的原因之一。 在得知厂里出事后,邓志恒的姐姐—《(夏莉娟)也是他的投资方》,没有给他任何安慰的话语,而是直接给他报名了相关的培训课程,因为她太了解邓志恒了,与其说是了解,或许说是信任更为妥当吧,她深知邓志恒的性格是属于越挫越勇类型的,如若不然她怎会在一个毫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身上投资近百万?确实她是个阅人高手,因为邓志恒打认识她那天起就从没让她失望过。这也为邓志恒第三次的命运转折埋下了伏笔。她给邓志恒报的是国学应用大师的全程培训课程,从修身养心之道,到企业管理与营销一系列,内容富含了MBA和EMBA等相关的知识。 两个月的时间六万的学费,邓志恒比谁都清楚自己有多么的幸运,因为这两个月与他朝夕相处的300多名《同学》都是一些成功企业的老总,或执行CEO级别的人物。邓志恒是个极具把握机会能力的人,这么好的《资源》,他肯定不会错过,两个月的相处他身边的这些老总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,甚至有种敬佩之意,因为他的修为,确实值得我们敬佩。2014年3月,依芬奴由一个工厂自有品牌扩展到了小型公司规模企业,邓志恒理所当然的成了依芬奴的创始人,这次是他的几个《同学》投资,与其说是投资倒不如说是他的同学们为自己的儿子交的学费吧,因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,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跟着邓志恒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人,去改变,去提升。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看似轻描淡写,又或者更多的人认为是邓志恒的运气比别人好吧,我想其中的辛酸只有邓志恒本人知道,当他那些兄弟跟我谈及他时,敬佩之余却难掩盖那股傲气,他们有邓志恒这样的兄弟,确实值得骄傲,我想邓志恒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兄弟才更有底气吧!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